它是北方地区最典型的民族建筑,以其独特的风姿伴随着人们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。而在现代建筑迅速发展的今天,又作为一种艺术的象征,不断地被吸收到新的现代建筑中去。所以,我们更应该了解它、熟悉它、感谢它。
蒙古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,在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等典籍中,它被称作“毡帐”和“穹庐”。“毡帐”,就是用毡子搭建的帐篷。“穹庐”的“穹”,是指它的外形象天空一样,而“庐”在古代是指一种搭建在田野里庵棚一类的东西。可见蒙古包的原始形态,一定没有现在这样的漂亮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中说,强盛于秦汉时期的匈奴也“父子同穹庐而卧”。蒙古包这种古老的建筑,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,虽然在造型、功能上日臻完善,但却把原始建筑的构造形态完整地保存下来,这是蒙古包以外的其他建筑所很少见到的。
蒙古包建筑的构造形式,体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统一,以最简洁的手法和材料完成了一种极富于表现力的创造。而且所用材料木棍、羊毛、牛皮、马尾,都是就地取材。在制作的过程中,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工业污染。这是我们现代的任何建筑,都无法比拟的。几片用细木杆编制的“哈那”网片,可伸可缩,简洁里包含智慧。几十根“乌尼”杆和圆顶上透光的“套脑”,则和“哈那”一起完成了整个骨架造型任务。骨架之间的连接,是用皮绳和鬃绳来承担的。而整个建筑的封闭和室内的铺设,也只使用了几块大小不等的毡片。用料的简单几乎到了不可再省的地步。在建筑格局上,却又恰当地体现了牧民的生活和环境特点。
蒙古包不仅构造轻巧灵通,而且方便牧民游牧时的拆迁、运输。就像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折叠衣柜,用时支起来,不用时合回去,好拆、好运、好搭盖。而且他还以其有限的空间,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使用功能。日常的起居生活就不说了,就以其通风这一点来说,一定不适于炎热夏季的气候条件。其实不然,草原上的气候虽然多干热,但既使是在无风的天气,坐在蒙古包里,只要撩起包房的毡脚,包房里立刻就会清风习习,凉爽无比。
八片以上哈那制成的大毡房,需要在房内设置立柱,主要是防止天窗与顶的塌陷。立柱有两根的,也有四根的。柱子的上端顶在套脑的边上,下面立在地上,挖坑插入,或设置柱石,保持牢固。有立柱的蒙古包,天窗一般很大,否则立柱之间的距离太近,就不好看。柱子围在火煁子的周围,有的人家还做一些刻有图案的围栏,起到了装饰火煁子的作用。这样的大毡房,柱子上雕龙画凤,多为王公贵族使用,一般的平民是做不起的。
平常人家用的小蒙古包,多数都安一个单扇门;大的蒙古包,可以安双扇门。但由于受哈纳的限制,毡房的门都做的很低,进门的时候都要弯腰。王公贵族使用的房门,做工都很精细,门板上大多刻有万字、莲花、云纹等各种图案。到了冬天,都要在门外挂一块门帘,有的用兽皮做成,有的用毡子做成,上面绣有各种图案,非常漂亮。
包裹在哈那外面的毡片,分围毡、顶毡、顶盖毡等。围毡,蒙语叫“图日格”,是围在哈那上的,多为长方形。顶毡,蒙语叫“德格布若”,是盖在乌尼杆上的,为扇形。顶盖毡,蒙语叫“乌日和”,是围盖套脑的毡片,多为方形。这些毡片的边,多用马鬃制成的绳子沿边,起到结实牢固的作用。讲究一点的人家,对各种毡片还要进行简单的装饰。就是用不同颜色的牛毛或驼毛,拧成粗一点的绳子,用这种有颜色的绳子,在围毡上绣出各种图案,起到美观的作用。
捆绑毡房的绳子,有围绳、压绳、捆绳、坠绳等几种,起到固定毡片和毡房的作用。
蒙古包不但外形简洁,内部摆设也比较简单。蒙古包的正中间,对着套脑的下面,支一个火煁子,放上锅用来烧火做饭。过去牧区没有煤,生火用牛粪或羊砖,也是一种环保燃料。火煁子没有烟筒,产生的烟就顺着套脑,飘向了蒙古包外,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;
蒙古包的缕缕炊烟
轻轻的飘向蓝天
······
蒙古包的西北角上,放着供奉佛像的桌子或箱子,桌子上摆着佛龕。佛桌的上方,可以挂有成吉思汗或班禅的画像,有的人家挂的是不同颜色的海莫勒。包中放置几个放衣服、碗筷等用的小柜子。还有一个摆放食品的小桌子,放在火煁子的附近。为了防潮,被褥要叠放在一个垫柜上。还有一些水桶、奶桶之类的生活用品,也都摆放在包内。
包外的东西也不能乱放。勒勒车要放在包的西边,牛鞅子和鞍辔不能着地,要把车辕顶起了放。牛粪车在放在蒙古包的西面,要放的远一点。水车放在东面,要放的近一点。灰堆设在较远的东南方向,灰不能乱倒,灰堆上也不能倒杂物。
搭盖蒙古包的地方,要靠山、向阳,逐水而居。
过去,察哈尔蒙古人战役打仗,平时放牧,常年逐水草而居,过着军旅和游牧的生活,没有固定的住房。所以,蒙古包,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。